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我從大學到最後一份正職工作之間,只做兩件事行銷自己:臉書寫文、輕度建立人的連結。
「輕度」是什麼?我會主動認識新朋友,卻沒有發起進一步合作。常常熟識過後,彼此交集就結束了。
我後來認為,這樣很可惜。為什麼?
我轉換半接案、半創業狀態後,開啟新一種思考方式:「每次交集,都有潛在合作機會。」
現階段自己,同時有多個案子、社群、讀書會、合夥事業。在各種交集下,新書邀約、大品牌合作、新創業才陸續出現。
能開展這些合作,不只是我能力好,夠努力,台灣人普遍優秀且努力,而是我更懂看見機會、把握機會、創造機會。
但是,為什麼過去自己沒這麼做?我總結三個可能原因:怕炫耀、怕失敗、被動。
1. 怕炫耀:看不見機會
「行銷」一詞,我總擔心令人反感。
因此,我過往會默默發展,只當有成品才分享社群,很少分享努力過程。而這在多數台灣人中,已經算「有在行銷」。
多數同輩朋友,更不喜歡張揚,連花費好多時間完成的作品,都甚少分享,多半是怕被人認為在炫耀。
但這麼一來,當潛在合作對象需要人手時,他如何知道你?
你甚至不會發現,有機會從你身邊掠過,機會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那麼,要怎麼「不炫耀式」的展現自己?真誠。
你的出發點是真心分享,或是炫耀,每個人都看得出來。
相信你常常看見,有些人喜歡拍開車影片,寫著不著痕跡的文字,卻不經意露出汽車品牌。每個人,都懂你的潛台詞是什麼。
如果你大大方方寫著:我連續六年每週加班十小時,終於籌到買房頭期款(附上房間照),希望能邀請好朋友一起來吃晚餐慶祝。
我想,這樣真誠的文字,不論是買車買房,大家都會真心為你開心。
2. 怕失敗:把握不住機會
早期參加活動,當我看見想認識的作者、講者、分享者,我總擔心過於唐突,而只默默在旁欣賞,因此錯過許多新契機。
我現在參加活動時,會更勇敢上前一步,多和主講者聊兩句,甚至交換聯絡方式。
例如前幾天參加婚禮時,我很喜歡主持人風格,而特意在活動結束後,上台表示喜歡並交換聯絡方式。
近期也更進一步,每當認識新朋友,我除了交換聯絡方式,也會提自己的事業,探尋潛在合作機會。
有些人會覺得,這會不會讓人覺得煩?答案一樣取自於心態。
你是一昧想獲取對方資源,或是提出共利方案,對方感受會很不同。
例如我想出書,當遇見出版商時,會說:「我有意出書,但是不清楚流程,好喜歡你方才分享的專業,可以留個聯絡方式,之後付費請教你嗎?」
如果充分運用這份思維,你會發現身邊缺的不是機會,而是自己的勇氣。
3. 被動:無法創造機會
主動認識人,已經從看見機會,晉升為把握機會。更進一步,我們會需要創造機會。
例如我最近需要認識出版業朋友,我會主動搜尋出版活動,在做好準備後刻意參加。我很明確參加活動主因,是為了認識「特定人」,而非到場才尋找機會。
我近期一直在播種,同步開展很多事業線、合作線。
每當看見一絲自己想要的機會,我會投注資源(金錢、人力)努力爭取。
接著就坐等它發芽茁壯,轉頭去做下一件事。
播種十次,如果成功一兩次,就能回收過往所有投入。
我近期的書約、大品牌合作、新事業,多是依靠這樣的思維而來。
我不苦守一個機會,而是抓住每個機會,盡力爭取後,剩下看緣分。有無成功都沒關係,貴在嘗試學經驗。
更進一步播種:利他
如果你不喜歡刻意找機會,有一件你平時就能做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
當你在社群、活動、朋友圈子裡,看見有人需要協助,你可以多幫忙,分享知識、資源給他。
當有一天你需要對方幫助,或對方有好機會時,很高機率會想到你。
幫助的方式有多元,包含:互惠幫忙、引薦人才、引薦工作、解答提問、關心對方需求等。
上述都是談如何看見、把握、創造機會。有一件常常被遺忘的事:「自己為什麼需要機會?」
當你掌握方法,機會只會太多,不會太少。如果每個機會都想把握,只會累壞自己。
我想要獲得機會的原因,和自己的人生目標一致:「做出更大更有趣的成果,做讓我眼睛一亮的冒險。」
希望你我都不忘初衷,才能走對方向,抓住自己真正需要的機會。
(日常生活與工作靈感都在 IG、限動:@sidd.blue)
閱讀量次
聯絡與合作
訂閱電子報,領「我當前 10+ 以上收入源有哪些」一文。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