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9, 2025

出社會 9 年,我做的 15 項最好工作決定

轉職、接案、開公司


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這 9 年職涯時間,我經歷:
「轉職、接案、開公司。」

其中有 15 項決定,
影響了我一生。

除了分享有哪些決定,我也會分享:
「如果沒做這些決定,我的人生會少了什麼。」

1. 勇敢做喜歡的事:當記者


我從工業管理系畢業後,
沒做本科系工作,
而是選擇當記者。

為什麼?
因為我喜歡文字、喜歡和人對話,
因此選了跟兩者有關的職業。

當記者的 3 年裡,
我玩得很盡興,好喜歡。

薪水雖少,但我如果沒當記者,
可能無法體會做熱愛的事,
是什麼感受。

2. 學了程式語言


我為了成為軟體工程師,
花了 4 個月學寫程式,
後來順利到新創公司上班。

我得到一份很大信心:
「只要給我時間,我能學會任何事。」

因為有了這項技能,
我才有機會接網站案,
這是高單價服務,讓我收入穩定。

此外,我學任何新軟體服務,
都能很快上手:Notion、電子報、Meta 後台。
因為他們背後的組成,都是程式語言。

如果我沒有這項技能,
不可能有這份學習自信,
也可能沒有充足收入,支撐接案生活。

3. 開啟接案人生


我接案 5 年了,
接案是開啟我「多元人生」的起始點。

我脫離了職場,靠接案賺錢,
學習找案、談案,經營品牌。

我花好多年時間努力,
突破接案的各種難關後,
我才真正敢說自己是「自由」工作者。

如果我沒開始接案,
可能會以為職涯只有固定形狀,
在公司往上爬是唯一道路。

4. 網路寫作


我在接案那年(2020/2),
同步開始在網路寫作,
每週分享 1-2 篇接案後的歷程文。

靠著寫作,
我幾乎梳理了所有內耗,
曾經有的憂慮、恐懼都消化掉了。

我額外獲得的寫文能力,
讓我在網路上獲得合作機會,
也得到新的收入源。

如果我沒有在網路寫作,
我不會開啟各種可能性,
也不會認識現在身邊的朋友。

這是 15 個決定中,
我認為最重要的決定。

5. 學習主持、辦活動


我曾參加演講培訓班,
也上過收獲巨大的哲學課,
他們分別讓我擁有主持、辦活動的技能。

我這才能聚集一群人,
後續成立了閱讀社群、舉辦挑戰賽,
這份核心能力是「聚集」。

如果我沒學會這件事,可能永遠不知道,
如何聚集一群人,以及讓他們自在交流,
更不會認識這麼多人生夥伴。

6. 學會外包


我現在大部分的執行工作,
都是交由夥伴進行,
我負責業務及品質管理。

這徹底解放我的時間,
我可以專注做擅長、只有我能做的事,
其他事則交由信任夥伴。

如果我沒學會外包,
應該早已累壞,
也不會有現在的商業發展。

7. 開啟私人社群


我前年開了閱讀社群,
我和社群裡的人,
建立了溫暖、互相依靠的關係。

我們一起讀書、一起聊深刻話題,
這是一個能自在分享觀點的地方。

如果沒有這個社群,
我不會有一整年溫暖的讀書時光,
認識這群能相伴一生的朋友。

8. 重視設計細節及美感


我當前端工程師時期,
學會重視網站的設計細節,
從此進入美的世界。

我至今不會設計,但我有美感判斷力,
這些年也和厲害設計夥伴合作,
作品總有他們把關。

如果我沒有設計判斷力,
我就只會技術,缺乏豐富的感性。
設計美,讓我認識幾乎另一半個世界。

9. 開啟諮詢服務


我接案後,常常被問職涯、接案問題,
於是開啟職涯 / 接案諮詢服務。

至今有 70 多人找我付費諮詢,
我從中學會「一對一對話」能力。

我更深刻理解人性,
也知道如何和每個人能有暢快對話,
讓我能交上任何朋友。

如果我沒有開啟諮詢服務,
我不會這麼懂的傾聽,
以及具備和人交心的能力。

10. 成立公司


我是 2024/2 成立公司,
成立目的是為了開發票收一筆款項,
想不到意外開啟新旅程。

我開始學習公司法規,
也申請公司的創業補助,
同時和其他公司更平等的合作。

如果我沒有開公司,
我永遠無法真正深入老闆思維。
那份中間隔閡,
是直到開公司後才日漸消弭。

11. 組建接案團隊


我過去都是獨自接文字案、網站案,
但隨著客戶行銷需求越來越多,
我開始組建接案團隊。

目前團隊約有 11 人,
我只招收各領域高度專業的人。

有了他們,
我後續去談案都非常順利,
能服務客戶所有行銷需求。

如果沒有這個團隊,
我就只能做自己懂的行業,
無法發展出後續的行銷顧問。

12. 斷捨離,放下文字案


文字案,是我最穩固的收入源之一。
有固定配合的客戶、案源,
但它耗時費力,
也讓我沒心力寫自己的文字。

因此我在 2024 年底,
決定大幅減少文字案,
只保留非常少量的合作。

這份斷捨離,
我也運用在其他事業上,
因為結果很順利,
所以我更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了。

如果我沒學會斷捨離,
我不會取回自己的時間,
也不會更有自信心。

13. 每個人都能合作的思維


我在接案初期中,
談的合作多半是文字案、網站案。

後來拓展更多生意後,
我發現本質上,自己不只能賣解方,
也能「解決客戶問題」。

前者能賣手頭上的方案,
後者則有無限廣的可能性,
兩者同等重要。

從此我每見到一個人,
無論他是不是同行,或只是一般人,
我都能看見他身上的優點、需求,
去和他合作,或滿足他的需要。

如果我沒學習過這份思維,
我眼裡可能都是競爭,而不是合作。

14. 建立通用的商業邏輯


這些年,我看了很多商業書,
並且應用我的生意上,
也運用在接案諮詢的個案。

在一次次實踐後,
我很確定自己掌握了通用的商業邏輯,
無法哪個行業都能適用。

這是一條學無止盡的路,
不過我已經摸索出確定性很高的路徑。

如果我沒學會商業,
我可能一輩子會為錢煩惱,
也會少了現在很喜歡的樂趣:商業。

15. 大幅減少工時


商業思維的其中一門課,
就是要減少工時,有更多休息時間。

因此每當有工作出現時,
我會思考 2 件事:

「有哪些事情不用做?」
「這件事,能找誰做?」

如果我沒學會解放工時,
我就會一直維持接案初期的工作狂狀態,
遲早有天會徹底失去生活,
甚至連成果也不會太好。

挑戰,是正向動力


我從未預期這 15 個決定,
會帶給我這麼多好處。

我後來明白,做困難的事,
以及做沒做過的事,
雖然痛苦,但我會得到最多。

我還有很多沒嘗試過的事,
例如聘請員工,開第 2 間公司。
這些都是我還沒克服的事,
也是未來好期待的挑戰。

(日常生活與接案歷程分享都在 IG、限動:西打藍




閱讀量




聯絡與合作


訂閱電子報,領「我當前 10+ 以上收入源有哪些」一文。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