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有位創業朋友分享,
他以前是混幫派的,
十幾歲時,整天跟人打打殺殺。
有次被 7 個人圍毆,
以為自己要死掉了。
後來他決定離開那群朋友,
但好困難。
因為朋友會問:
「以前不是很開心,怎麼這就要走了?」
我原以為這是特例故事。
但發現,每個人在成長過程,
都是不斷離與合、重返孤獨。
例如你體驗過的「出社會」。
▎進入社會後的孤獨
相信你有一種感覺:
「出社會後,朋友變少了。」
這是真的。
因為學生時期,你每天被朋友環繞。
而上班後,只剩自己獨自一人。
我第一份正職是在台北的媒體公司,
至今仍覺得是段魔幻時光。
我當時什麼都不懂,
就像是忽然拿到劇本,
就要你出演「上班族」角色。
當你好不容易熟悉角色後,
想要成長的你,
很可能又要改變。
▎轉換職涯的孤獨
我大概工作 3 年後,
才適應記者身份不久,
卻又轉職了。
我換了一整輪交際圈,
從記者、編輯朋友,
換成工程師、設計師、轉案經理朋友。
如果你有轉職經歷,
一定懂這一切重來的感受。
仿佛回到第一次找工作的歸零感。
而下一階段,則更難言喻了。
▎沒有職場的孤獨
我人生最重要的轉變,
是 5 年多前,
決定當自由工作者的那天。
我離開職場,不上班了。
沒有同事,沒有案子,
全部自己想辦法。
當時沒有前輩指引,同行也很少,
只能靠自己摸索,
時刻不感受到孤獨。
而這些年,
我也感受有幾群朋友,
則走到另一大轉變。
▎新身份的孤獨
你猜對了,就是:
婚姻。
例如以前要好的大學同學,
很早就結婚,
也有了孩子。
他除了白天要上班,
晚上回家、週末,
都需要顧小孩。
因此,
跟朋友相聚時間又更減少了。
看似受到限制,
但他選擇了想要的生活方式。
▎成長,是離合的過程
我認為的成長,
就是換一種想要的生活方式。
換職業;
換地方住;
換身邊朋友。
離開熟悉的地方,
走到你想像中的美好未來,
但同時也是陌生的地方。
這非常難做到。
因為有太多阻力,讓你離不開。
▎身邊人說:你變了
當你換工作時,
家人很可能會問:
「做的好好,幹嘛換?」
這時你心中不免自問:
「這個決定,真的好嗎?」
我當年轉職時,
完全沒跟家人說。
因為我也不能確定,
自己的決定對不對。
如果家人不支持,
我很可能就失去僅存的信心。
此外,還有另一個阻礙。
▎改變的痛苦
接案後最難的,
就是沒有固定收入。
在體會到自由前,
會先感受到不穩定。
我這 5 年多來,
每個月的收入都不同。
有時幾千,有時幾十萬。
因此不少同期接案的同行,
因為不穩定的原因,
最後選擇回去上班。
但,這並非不好。
▎重來,也是一種收穫
接過案後,
回去上班的朋友,
反而更知道自己要什麼。
許多朋友發現,
自己更適合穩定工作,
才有餘裕做喜歡的事。
主動選擇的人生,
是我認為的正確答案。
若有人自認適合接案人生,
卻一輩子從沒改變過,
則是錯認了自己。
此時,我想到了幾位朋友。
▎你身邊的怪人
相信在你身邊,
都有幾位你無法理解的朋友,
總做著你沒想過的事。
例如我有位同學,
在大學就成立農業資訊相關公司,
我們很少交集,只覺得他很怪。
例如我有位堂妹,
跑去澳洲至少 6 年,
做過超多不同職業。
例如我有位朋友,
辦了很多罕見活動,
現在還回學校讀法律學分班。
他們不是怪人,
只是你我看不懂他。
▎成長必然孤獨
真正自我成長的人,
總是會走向非主流。
大眾無法理解,是正常的。
例如我很清楚,
不會有家長希望孩子跟我一樣,
不斷轉職、沒有固定收入,
還開公司做他們不懂的生意。
可以想像,
你的成長之路必然孤獨,
能理解你的人非常少。
同時也只有自己知道,
為什麼要走這條路。
而別人不該模仿,因為他不是你。
▎孤獨的同伴
人都渴望被理解,
但沒有人,
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
我曾經看過一張圖,
很精準描繪這種狀態:
那張圖上,
每個人都像一座孤島,
彼此距離遙遠,但仍希望溝通。
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
有人主動關心你,請珍惜他。
而你也能主動關心那位,
正在成長中的朋友,
他會很感激你。
如果你正體驗到孤獨感,
或許是你正在成長中。
這篇文,獻給你。
(日常生活與接案歷程分享都在 IG、限動:西打藍)
閱讀量次
聯絡與合作
訂閱電子報,領「我當前 10+ 以上收入源有哪些」一文。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