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我當工程師期間,
一直有被時間推著跑的感覺。
最大原因是:
「程式碼的進步速度太快。」
我當時使用的程式語言,
大概每隔幾個月,
就會推出新版本。
那時在工程師界流傳著一句話:
「求不要更新,學不動了。」
我當時擔心,
若有新的工程師,
學比我更快、知識更新時,
該怎麼辦?
後來我開始學行銷,
原以為可以慢一些,
結果,我錯了。
▎更迭快速的行銷圈
我剛接案時,
就在臉書、部落格寫文。
當時很流行聯盟行銷、SEO,
我沒有跟上,但很多大神在做。
直到 3 年前,
我才開始玩 IG,
那時 IG 已經很紅了。
結果到了去年,
短影音爆發;
今年,換 Threads 爆紅。
我漸漸意識到,
行銷的更迭也好快。
心想:
「是不是每一行,都同樣競爭?」
▎聯盟行銷的黃金期
當年的聯盟行銷,
是非常好賺的生意。
只要你的網站 SEO 做的夠好,
賣的是國外高單價商品,
就自動有錢進帳。
這是當年自媒體界的被動收入神話,
後來越來越多人知道後,
就沒那麼好賺的。
近期流行的蝦皮分潤,
原理有點像,
只是換一個分潤平台,
以及銷售管道。
於是,我有了一個體悟。
▎你很難永遠領先
競爭優勢,很難永遠保持。
如果你哪天抱著一項優勢,
走在隊伍最前方。
很快就會被別人看見、模仿,
接著開啟競爭。
我曾經以為,
優勢是可以持續很久,
但在資訊透明的現代,
非常困難。
此外,
還有一個原因。
▎休息時,就懈怠了
除了真心喜歡的工作,
你我努力奮鬥的目標之一,
就是希望有一天,
能好好放鬆休息。
但當你放鬆那天,
就是被競爭者追上來的時候。
殘酷的是,
即使做到第一,
並不代表比賽結束,
而是下一輪比賽,明天繼續。
這讓我想到一個假說。
▎不斷奔跑的人生
「紅皇后假說」認為,
所有動物必須不斷演化,
否則就會被捕食,或餓死。
這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續作裡,
經典的那句話:
「你必須不停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
因為當你往前時,
其他人也正在前進。
等於所有人都移動了。
我在玩 Threads 時,
很明顯有這種感覺。
▎總有一天,紅利會消失
在 Threads 剛出來時,
我馬上就去玩。
一開始流量非常好,
無論怎麼發文,
都很容易有互動、追蹤。
而大概幾個月後,
越來越多人加入平台,
所有人都感受到一件事:
「紅利越來越少了。」
你必須比過去投入更大努力,
才會有好一點的結果。
我也想到一個,
有些可怕的「領先」狀態。
▎緩慢變差的日子
我看過幾個品牌,
在舊平台上有先行者優勢,
但紅利越來越少。
然而,
它們沒打算投入新平台,
於是陷入一個瓶頸:
「可以生存,但狀況慢慢變差。」
很多夕陽行業,
都有相似狀況,
我就不一一舉例。
而這,就是競爭的本質。
▎沒有永遠第一的公司
商業上的競爭,
沒有停下來的一天。
只要有一方懈怠,
後進者就會迅速取代。
你可以想像當今最成功的公司,
例如 Google 在接下來 5 年,
完全沒有進步的話,
會發生什麼事?
答案就是消退,
慢慢退出舞台。
雖然在商業上,
很難有長期優勢,
但在個人上,倒不那麼嚴重。
▎長期有用的事
雖然有些產業會消退,
導致員工沒工作,
但「職能」是可以轉換的。
例如出版業的責任編輯,
它的工作本質,
和科技業的專業經理差不多,
都是在確保工作能在時限內完成。
因此,
若擔心未來沒工作,
可以確認自己學的技能,
是不是一種「本質能力」。
意思是,
即使 100 年後,
仍有價值的能力。
▎競爭的樂觀面
競爭這件事,
聽起來很悲觀。
但你可以換個方向思考。
這也就代表,
即使你現在落後,
仍隨時有超前機會。
例如前陣子很紅的 vibe coding,
即使你不會寫程式,
也能靠自身創意,
做出工程師沒想過的網站。
競爭雖然讓你不斷奔跑,
但你也能隨時插隊,
再度加入奔跑行列。
(日常生活與接案歷程分享都在 IG、限動:西打藍)
閱讀量次
聯絡與合作
訂閱電子報,領「我當前 10+ 以上收入源有哪些」一文。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