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永遠追不上別人
去年在 AppWorks School 學寫程式時,有個領悟讓我很挫折。
當時的夥伴同學,幾乎都是從沒學過程式的白紙。第一天學校要我們學會用 git,第二天要做完電商網站的首頁 RWD,第三天要串好後台資料等。
對新手來說,這是件困難任務,當時我一天至少花 12 小時寫程式,努力追趕進度。然而有些同學卻能準時甚至超額完成作業。後來發現,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聰明這麼簡單。
那些明顯脫穎而出的同學,除了聰明外,花費在學習的時間,其實都比我還長。
我喜歡享受生活,好天氣會找朋友出去晃,或是參加活動湊熱鬧。因此在結業之後,我沒有繼續花百分百力氣在寫程式上,有太多好玩的事想參與,而聰明的同學仍十年如一日的持續精進。
有天賦的人,加上努力學習,是很容易讓他人相形失色。
親見可怕學習力者的震撼
因為用起跑點的人作對比,震撼力較大,所以我繼續以 school 同學為例,訴說強大學習力者有多可怕。
我們在結業前,會有一個獨立作品,題目自訂。
我做的是常見的部落格網站,包含會員的後台發文系統。然而,有同學竟然做出具有多人及電腦對弈的橋牌、類 photoshop 的圖層編輯器,這是我完全不敢挑戰的作品,就連現在的我,都不敢百分百說做得出來。
其實還有更多厲害的作品,但這裡只舉最震撼我的兩件。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據我觀察,在完成前半段課程後,大部分人都有些鬆懈,不再每天寫程式碼超過 12 小時,然而聰明的同學仍然每天熬夜,寫程式到半夜,加上他們的高悟性,以及有方法的學習,進步速度相當驚人。
而這僅是三四個月的差距,能想像三年、五年後,彼此差距會有多可怕?
有效率的學習
有人會問:「那有什麼難,我如果努力學習,也能做到。」
然後要掌握學習這項技能,並不容易。如果努力了,但學習方式不對,就只是做白工。
關於有方法的學習,我觀察那些聰明的同學後,發現有兩項關鍵要素,它們深深影響我近年的學習方式,也恰好能回答上述疑問。
一,你真的能學會,今天就能學會。不然你以前是怎麼學會XX的。
XX可以帶入以前學得好,又有成就感的技能。例如英文、程式、游泳。這是用來強化自信。
我在新公司時,經常有難題在我看來,是需要兩周時間才能解決的,但資深工程師卻常說,這應該兩天就能搞定。每次聽完後,我都覺得羞愧並心想:「對啊,這其實沒那麼難,是我沒有自信罷了。」
二,做就對了,不會就查,不然就問。
學習最忌諱只看不做,我在進 AppWorks School 之前,大約碰了半年程式,但大多時間是只看不寫,結果我到學校兩周,每天寫超過 12 小時程式碼的學習方式,就超過半年的溫吞學習。前半年我雖然努力了,但方式不對,完全是浪費時間。
以英文為例,多少人學了幾十年英文,卻連跟外國人聊個十分鐘都顯困難?
我們可以做個實驗,想想卡住自己的難處是在哪裡:
你現在打開這個網站,看了一輪之後,給自己兩天時間,做完桌面版和手機版的畫面。(在學校是只有一天的作業時間)
在執行過程中,會有哪些考慮點影響你完成這件事的,就是你的難處所在。
例如會心想:「晚點在說。」或是「我根本不懂前端,怎麼可能寫出來」的心態等等,都是學習時待克服的點。
努力之外,你還能做選擇
以我為例,我既不喜歡學習,又喜歡學習。
不喜歡的理由,就是很痛苦。你必須進入到全然陌生的領域,試圖了解它的邏輯和運作。你可以想像把自己丟到柬埔寨一個月,去學會當地語言,透過和柬埔寨人對話達到高效的學習,而非去語言學校的溫吞學習。
喜歡的理由是自我挑戰與成就感,當你告訴自己可以做到,並且真的做到時,那種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最近幾次有這種感覺,是在學校結業時的自豪,以及單獨用 vue 框架做出讓老闆上台 demo 的作品,還有學會用 WorkBench 和 SQL 連接資料庫開 API 的成就感。
做個總結。
在網路上,我總是聽到,要成為前 5 % 頂尖的軟體工程師,才能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但事實上,當你進入到中階工程師,能力獲得許可後,就能領到相對其他行業好的薪資。接著只要緩步學習,遲早也能邁入高級工程師的行列。
而我則是選擇平時做舒適圈的工作,有挑戰就接下的方式,來實現自我學習。
此外,我喜歡寫作,所以架了這個部落格平台持續地寫,讓更多人認識我;另一方面也接了不少案,學習與人溝通、自我管理,做些老闆和 PM 會做的事。這就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
總之,千萬別只說或看,而不做。
我們不必成為最強,但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別人的成就,大多是努力學習換來的,當初一起結業的同學,就是努力學習的一種見證,跟富爸爸無關。掌握學習之道,我不相信人會被淘汰。
你有多久,沒感受到學習後的成就感了?
閱讀量次
聯絡與合作
訂閱電子報,領「我當前 10+ 以上收入源有哪些」一文。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