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4, 2023

朋友不用隨時在

而是你需要時,他在


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前陣子和朋友聊友情話題,題目是:「你和最要好朋友的關係是什麼?」

光是定義「好朋友」,大家就有不同答案:

「在他身邊時,我可以很放鬆,完全沒有壓力。」

「願意借我一百萬的人。」這個超難。

「隨時可以亂傳訊息給他,不怕打擾。」這是我的定義。

在這樣的定義下,我最要好朋友不多,一隻手數得出來。

一番討論後,我們認為,和最好朋友的關係,大致有兩類:

一起成長型:讓彼此更好


其中一位朋友 Mark 分享:

「我一個月只會去一兩場聚會,朋友不用太常見面,因為若大家沒成長,就沒什麼好聊的。」

Mark 偏好小型聚會,因為一旦人多,話題就需要更大眾化,才能讓每個人有共鳴。

反而人少的聚會,才能引發深度交流。

我問:「如果好朋友都沒有再成長了,你們還會是好朋友嗎?」

Mark 很直接說不會。

聽到這裡,我發現其他朋友皺眉。這時 Mark 補充:

「不過我有位朋友,跟我是互補型,他總能讓我看見事情不一樣的角度。」

互補型的關係,本質仍偏向有用,Mark 觀點非常一致。

接著換另一派分享觀點:

精神陪伴型:你在身邊就夠了


朋友 Blake 的觀點恰好相反:

「跟我要好的朋友,會親密到,我超清楚他全家人的情報,以及他發生過的大小事情。」

Blake 每次和朋友聊天,都是從白天到黑夜,好幾個小時起跳。並且幾乎不聊工作。

「我最好的朋友,多是在人生各階段認識。例如每間學校、不同公司,都會認識很好的朋友,就一直陪伴彼此到現在。」

他伸出雙手,數不完身邊有多少好朋友。

Blake 對最好朋友的定義,是精神陪伴型。即使雙方都沒成長變化,仍是好朋友。

理想的朋友關係


我最好的朋友類型,涵蓋上述兩者。

有一起成長型朋友,能互相督促,讓彼此更好。

也有精神陪伴型朋友,光是有彼此存在,就足夠好了。

在聊天尾聲,我也寫下對朋友議題的紀錄:

「朋友,不用隨時在,而是你需要時,他在。甚至主動出現。

我們不該期待有這樣的朋友出現,而是要學習成為那樣的朋友。」

(日常生活與接案歷程分享都在 IG、限動:西打藍




閱讀量




聯絡與合作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