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我有位朋友開新帳號,
日更 30 天後,
就停更了。
他之前在品牌方擔任主管,
在日更過程,
他從未用本帳宣傳。
原因之一,
還是害羞被看見。
然而,
他知道經營個人品牌的好處,
也懂策略,
卻不敢用本帳宣傳,
也無法更新下去。
究竟為什麼?
▎越專業,越不敢做
我有位開公司的朋友,
文筆很好,成就很高,
但他也不公開分享。
「我身邊的人都超厲害,不敢分享啦。」
朋友親口跟我說。
我身邊幾位寫長文的記者朋友,
文采超好,
卻幾乎沒看過他們發文。
背後的原因,
都是同一件事:
越專業,
越自認不足,
於是不敢分享。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
▎經典的心魔
我很愛的 Podcaster 曾分享,
他幾年前,
曾創造出非常經典集數,
至今仍難以超越。
「我要比過去的自己更強。」
這是創作者沒來由的心魔,
並且從未有人質疑。
創作者在自己領域裡,
都有足夠品味,知道好壞。
當無法創造更好作品時,
會對自己搖搖頭,
不願公開分享。
你,是不是被說中了?
▎不想再有藉口
不創作的最大藉口:
「都在寫別人故事,我沒空。」
身邊大多數寫作者,
都用這件事當理由。
我曾經也是。
因此今年初,
我決定不再接文字案,
不想再用它當藉口。
但,公開分享還是好難。
不過,
我還是累積了幾個真正實用作法,
讓我能不斷更新下去。
▎一、簡單的約定
你是無法靠意志力,
強迫自己創作的。
你能依靠的,
只有簡單的約定。
例如,
每週二寫完稿,
週三晚上 20:00 一定要公開分享。
一週一篇,
你只需要關注有沒有發出去。
掌握節奏,大量練習,
在這過程中,
你會明顯看見自己的進步。
▎二、關注最小化
我有個創作習慣,
就是把工作拆的超級小:
想標題、寫大綱、
整理素材、寫文、
檢查、排程。
例如這篇文的大綱、素材,
是在咖啡廳寫的。
而文章是隔幾天後,
才在家裡完成。
如果執行步驟只有「寫完文章」,
一次就要幾個小時,
要完成會超困難。
列出步驟,一次一樣,
你會發現創作簡單多了。
▎三、隨手,紀錄
最後,
是我創作最花時間的事:
訂主題。
這需要是當下最有感的事,
才能寫的生動,直擊內心。
我現在習慣的作法是:
只要在看書、對話,
或當日常有靈感時,
就馬上紀錄。
例如這篇文,
是來自半年前的閱讀筆記,
加上朋友停更,
於是非常有感覺的寫下來。
現在,
我想對專業的你,
分享一件事。
▎品味,阻礙了你
有品味鑑賞力,
是一件好事。
但,這也是會成為你的心魔,
讓你什麼都做不了。
當你在培養鑑賞力的過程,
別過度培養,
而忘記行動。
成為只會評論,
卻沒有行動的人。
我舉些例子,你一定很有感。
▎我不夠厲害,不夠好
你一定看過很多成年人,
去 KTV 不敢唱歌,
或說自己不會畫畫。
最核心的原因,
是他們太有品味了,
知道好聽歌聲,是什麼模樣。
他們也太常去美術館,
知道什麼是好畫作。
曾有畫室老闆分享,
很多學生報名日常一起畫畫時,
總是擔心畫不好,而不敢報名。
即使畫很好被稱讚,
仍自認畫很差。
文字人、行銷人也是。
▎越專業,越不敢做
我身邊很多文字人,
幫人寫文案、寫書,
平時卻不敢創作分享。
因為,
他們擁有頂級鑑賞力,
知道厲害文字,是什麼模樣。
我身邊很多行銷人,
代操非常多品牌,
自己卻沒有經營個人品牌。
背後的原因,都是一樣的。
▎持續,是唯一重要的事
我持續寫作 5 年了,
依舊在克服這件事。
其中最難的,
是自己曾寫出超愛文章,
卻始終難以超越。
然而重點,從來不是超越,
而是持續。
持續思考,持續寫作,
萃取自己的洞見。
這篇文,
是寫給像你這樣的專業工作者。
你,不孤單。
(日常生活與接案歷程分享都在 IG、限動:西打藍)
閱讀量次
聯絡與合作
訂閱電子報,領「我當前 10+ 以上收入源有哪些」一文。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