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1, 2020

成為自由人:活出自己的風格

追求過程勝於目的


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與書相識二十年


喜歡讀書的人,大多也認識李惠貞,可能因為她的文字而認識,也可能是參與她為推廣閱讀而舉辦的「獨角獸計畫」,或是讀了這本《成為自由人》。

這是一本凝鍊李惠貞生命歷程的書,每篇章節都是一則經驗歸納。這些經驗歸納,來自於她在出版業二十年的磨練,包含擔任雜誌總編輯,以及日後離開職場嘗試自行創業的過程。當中每一次的成功與挫敗,都為她的下一步嘗試帶來積累。

本書共有四十八篇主題,有幾篇特別觸動剛成為自由工作者的我。

興趣是探索出來的


「做過行銷的都知道,我們缺的不是想法,而是做法。」

意思是,當你向外求助時,大家會有各式各樣的建議,聽起來都有各自的道理,但真正要去實踐、要去承擔的人是你。

例如當你要去接受一份即將到來的戀情時,可能因為種種不確定因素,導致你尋求親朋好友的建議。這時候,身旁的人像極了愛情專家的模樣,七嘴八舌地給你意見,教你怎麼處理才對,但他們大部分都沒有親自實踐過。那些招數,很可能是從電視、網路、小說裡學來的。你該相信他們,還是你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呢?

「不論是準備面試,還是要找尋自己的興趣,你都得嘗試過才會有個基準值,知道你到底喜不喜歡這件事。」

很多時候,我也會基於不理性的態度,去斷定這件事我做不到,或是不可能學會。例如我很排斥的設計及繪畫。但其實我根本從未嘗試過,而這種態度,很可能令我錯失學習的機會。

最有感的是學習程式語言這件事。大學時,有一門必修的 Java 程式語言課程,我完全沒興趣也不想學,所以被當了兩次,最後還是老師給的同情分,才讓我順利過關。

想不到數年後,我竟然以前端工程師為業,和程式語言朝夕相處,大學的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而現在甚至還有機會協助團隊面試工程師,二十歲的我怎能預料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呢?

「如果彼此不認識,那麼別人為什麼要信任你?」

書中提到,每一次的合作,都是一次信任交換。你必須展現自己的本事,讓對方信任你;同樣地,對方也代表著公司,需要獲得你的認可才行。接著透過一次次的合作後,對彼此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信任的分數也隨著每一次的表現進行加減,用來判斷彼此是否是個令人滿意的合作對象。

該追求的是目標還是過程?


「雖然不能預料書能不能大賣,但就是不知道才有探索的價值。」

這裡的命題很有趣:「如果結果在開始前就已經確定,那麼還有做的價值嗎?」

書中提到的場景,是當出版社編輯、企劃為新書做了十足準備時,仍很難預估市場最終的反應會是如何,可能大賣也可能乏人問津。但作者認為,就是因為未知,所以才有嘗試的價值。就像旅行一樣,如果事先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那就和旅行的本質相違逆了。

「如果成功有所謂的指標,那麼在達標以前,都是屬於不成功或尚未成功的。」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如果你過分追求目標的話,那麼你將無法好好享受中間的過程,甚至在任務失敗時感到氣餒。但如果你專注的是追求目標的過程,那麼無論結果如何,你只要對得起自己的付出,那就是一種「成功」了。

人生其實也沒有明確要達成的目的,更不是一場競賽,並不是誰賺得錢最多,或是葬禮時有多少朋友到場參加就贏,人的終極結果都是死亡,沒有例外。

結語


這本書沒有太多理論,而是李惠貞在生活與工作之間,自行探索出來的處事哲學。

這本書也是一種鼓勵,去鼓勵那些需要勇氣踏出下一步的人,活出自己的風格來吧!

書末也提到電影「異星入境」的隱喻,我將這段話留給讀者思考:

如果你已經預見一段美好的關係,最後必將以失敗結束的話,你還會願意投入感情去開始這段關係嗎?




閱讀量




聯絡與合作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