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6, 2022

台北 / 本島人真的冷漠嗎?

蘭嶼生活經驗告訴我不是:外島搭話經驗


文 / 西打藍 Siddharam

前陣子剛好去蘭嶼顧店,想用一個新視角,回看台灣本島的人(或台北人)。

在《台北女子圖鑑》的討論串中,都形容台北人、在台北生活者,是充滿著冷漠、低連結、自我保護的模樣。

但是,我在蘭嶼認識的台灣本島人(當地人的稱呼),卻是截然相反的狀態:熱情、勇於嘗試、歡樂。

相同的一個人,為什麼在不同地方,會顯示出全然不同的差異?

很顯然,和所在地有很大的關聯。所在地的氣氛、狀況、環境氛圍,會讓人更願意展示自我,或是收縮自我。

以我的經驗為例,我在蘭嶼生活的幾週裡,很容易就被搭話:

「晚點喝酒叫我唷!改天也來我打工的餐廳吃飯。」在涼亭認識不到幾分鐘的女生對我說。

「你有沒有充電器借一下?你是來這邊打工換宿的嗎?」顧雜貨店時,有人走進來和我聊起來。

「剛偷聽你們聊天,你們都在工作了嗎?」和朋友躺在涼亭賞月時,一旁同樣躺著的女大生,突然問我們。

反過來,由我發起的對話,就又更多了:

「你們是來旅遊的嗎?待會要去哪玩?有沒有去野銀冷泉呀?」我一邊製作剉冰,一邊和客人聊天。

「你待會沒事,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山頭另一側夜遊?」我問一位白天認識的客人。

「你平常晚上會去東清擺攤?我改天去找你!」隔幾天後,我就到新朋友的攤位上閒聊。

這些原本在台北、本島一輩子不會有交集的人,在蘭嶼,人與人之間的相識變得好自然與自在,充滿美好。

而我在寫這篇文的草稿時,人在台北街頭準備向業主提案。我身旁經過無數個人,大家都安安靜靜,我們彼此絕對不會打招呼,他不會,我也不會。然而我們在蘭嶼,卻是全然另一種模樣。

在台北的人,西裝革履,妝容完美。大家都需要形象,意味著不能太做自己,更不能向人透露太多情緒,自己默默生活就好。

在蘭嶼的人,穿著輕鬆舒適,腦袋裡想著的都是放鬆與樂子,隨意大笑大叫,騎摩托車不用戴安全帽(我懷疑帽子要比車少),每個人都值得信任,彼此都是朋友,對話總會自然而然出現。

我在蘭嶼期間,為了給每個平常在本島壓抑、辛苦的旅人一趟美好回憶,我總自然地和每位有意願對話的旅客互動。

和旅人說說笑話,聊聊他們去哪玩、玩幾天,推薦些隱藏景點與美食。聊得來就交換聯繫方式,晚上一起去喝酒,建立友誼與回憶。

我知道多數旅人想要什麼:想要和土地連結,和當地(人)連結。旅人一旦和人展開對話,體驗到本島少有的熱情與信任,這一趟旅程就值回票價,能帶著好回憶品嚐數年。

我不僅從蘭嶼看見人們渴望的連結,在日常的採訪工作中,也有些感悟。

例如今年做的上百遍陌生拜訪,以及採訪 30 位海上 / 碼頭工作者過程中,一旦談話到深處,受訪者常常會從一開始的冷靜,轉為說到停不下,還曾有一位聊到熱淚盈眶。

自從經驗到這項人的本質後,我都不覺得人們真心想冷漠,而是環境所造就。如果真正想促成好的對話,首先要營造安全與自然的環境,就像在蘭嶼海邊聊天般放鬆,這需要些刻意的努力。

近期,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最近在校園擺攤時,需要吸引學生參與互動,我發現邀請國外學生互動的成功率,高達 80% 以上;而台灣學生接受邀請的機率,則不到一半。甚至當你走近學生時,學生就會加速跑走。

我很早以前發現這件事後,我的互動方式,是減少靠近學生,而是用緩慢語速,配合半開玩笑式的方式,介紹擺攤內容。最後再透過腳步引導學生到裝置前,留學生一人安全嘗試、把玩裝置。

我想對學生而言,安全要比好奇重要多了,學生寧可錯過機會,也不要讓自己置身不熟悉的環境中。

本島特有的冷漠,是從什麼時候成為習慣?或許從很早很早以前,從新聞、日常互動中,慢慢地根深柢固了。人們對於旅行的渴望,或許是想找回那失去與遺忘許久,卻深植本性中的,人與人之間自在的連結吧。




閱讀量




聯絡與合作


訂閱電子報,領「我當前 10+ 以上收入源有哪些」一文。

有文字採訪、網站開發,或是諮詢需求,皆可至個人網站參考作品,並聯繫 IG

或是想分享心情、聊聊天、交朋友,可以來秘密通道找我唷。

Email: frank@siddharam.com